中药材“巴豆油”。出处:《纲目》。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性,透明,微具萤光。有辛灼的香气。性味:辛,热,有毒。功能主治:①《纲目》:"治中风痰厥,气厥,中恶。喉痹;一切急病,咽喉不通,牙关紧闭,以研烂巴豆绵纸包,压取油作拈,点灯吹灭,熏鼻中,或用热烟刺入喉内,即时出涎或恶血便苏。又舌上无故出血,以熏舌之上下,自止。" ②《现代实用中药》:"作强烈的……
中药材“巴豆树根”。别名:大叶双眼龙根、挡蛇剑、独行千里(《岭南草药志》)。出处:《纲目》。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煎水浸,浸酒擦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2钱。复方:①治痈疽发背,脑疽,鬓疽:……
中药材“巴豆壳”。别名:巴豆皮(《宣明论》)。出处:《纲目》。功能主治:①《纲目》:"消积滞,止泻痢。" ②《本草再新》:"杀虫,败毒。破瘰疬痰核。"。复方:治泻痢:巴豆皮、楮叶(同烧存性)。研,化蜡丸绿豆大,每甘草汤下五丸。(《宣明论方》胜金膏)。别名:巴豆皮。出处:出自《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见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
中药材“巴豆叶”。别名:双眼龙叶(《岭南采药录》),大叶双眼龙叶(《岭南草药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功能主治:治疟疾,疮癣,跌打损伤,蛇伤。 ①《岭南采药录):"治恶疮,痰核。疮癣,疥癞等疾。"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蛇伤,理跌打。"。用法用量:内凰研末酒冲。1~5厘;或胶囊装。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复方:①治疟疾:㈠巴豆叶(研细末)一厘,胶囊装,开……
中药材“巴豆”。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性状: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及种阜的疤痕,另端……
中药材“光叶巴豆”。别名:抱龙(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生境分布:生于密林、疏林、山谷、溪边或山坡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及海南等地。原形态:乔木,高8~12米,幼嫩部分全被星状鳞片。叶互生或小枝顶端的近轮生,薄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25厘米,宽3~9厘米,边缘有疏离、具腺体的细齿,侧脉每边10~13条,叶片基部的腺体通常着生在中脉的两侧……
大戟科光叶巴豆树Croton laevigatus Vahl,以根、叶入药。
巴豆烟功能主治:喉闭危急,宜开关者。巴豆烟组方:巴豆肉(以纸压取油)。
巴豆散功能主治:牙疼。巴豆散组方:巴豆7个(去皮),雄黄2钱,大椒2钱,荜茇2钱,密陀僧2钱。
巴豆白膏功能主治:蛲虫。巴豆白膏组方:巴豆1枚(烧令烟断,去心皮),桃仁4枚(熬令黑,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