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香秋海棠”。别名:铁米。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草本,高达15cm。叶互生;叶柄约与叶片等长或为叶片的2倍,无毛或被锈色粗毛;托叶宿存,长圆状卵形,长达1cm,急尖;叶片膜质,卵形,偏斜,长1017cm,宽6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不对称,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被疏小柔毛,边缘具不整……
中药材“长柄秋海棠”。别名:红八角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000m的密林阴湿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27cm。根茎长而斜生,密生须根。叶基生,34片;叶柄长达25cm,被棕色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长48cm,宽37cm,先端渐尖,基部斜心形,上面具稀疏伏一刚毛,下面脉上有柔毛,边缘稍有浅裂,裂……
中药材“铁海棠花”。出处:《全展选编·妇产科》。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海棠"条。功能主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铁海棠花十至十五朵,与瘦猪肉同蒸或水煎服。别名:麒麟花、刺篷花。出处:出自《全展选编·妇产科》。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多栽培于庭院和园圃。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原形态:铁海棠 多刺灌木,高可达1m。茎直立或稍攀援状,刺硬而尖……
中药材“铁海棠”。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性味:苦、涩,平。有小毒。功能主治:花:止血。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茎、叶:拔毒消肿。外用治痈疮肿毒。用法用量:花10~15朵;外用适量,鲜茎、叶(去刺)捣烂敷患处。别名:麒麟花(《中国植物图鉴》),老虎竻、狮子竻(《广州植物志》),玉麒麟、番鬼刺(《广西中药志》),海棠(《……
中药材“蕺叶秋海棠”。别名:血染叶,七星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900m的林下阴湿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515cm。无直立茎;根茎横生,被犭色柔毛。具46叶;叶柄长614cm,被棕色长柔毛,以顶部为多;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宽48cm,宽4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
中药材“葡萄叶秋海棠”。别名:大叶半边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浓阴湿地或密林下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可达40cm。具块茎,有纤维状根,茎高达12cm,分枝和总花梗有纵沟,多疣点。叶对生;叶柄长1520cm;叶片近圆形,长、宽1215cm,先端钝圆,59浅裂至深达叶片的三分之一,裂片宽三角形,渐尖头,基部呈……
中药材“红毛野海棠”。别名:山红活麻。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地海拔7501200m的坡地,湿润的草丛中或水旁、林缘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原形态:直立草本或亚灌木,高3060cm。通常不分枝,茎四棱形,浅棕色或红色,地上各部位均被平展的红色长刚毛、腺毛及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6.5cm;叶片纸质,广卵形至椭圆形,长57.5cm,宽35c……
中药材“紫叶秋海棠”。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潮湿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叶大,叶柄密被长柔毛;叶片长达20cm,上面有白色环带,下面密生长柔毛,绿色或带紫色。聚伞花序含多花;总花柄长于叶柄;雌雄花被片长35cm。蒴果2室。性味:味苦;性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解毒消肿。主肢体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疮疖肿毒。用法用……
中药材“竹节海棠”。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公园和花圃中都有栽培,或作为盆栽花卉。 资源分布:原产巴西。原形态:竹节秋海棠,直立或披散的亚灌木,高0.71.5m。平滑而秃,分枝,茎具明显呈竹节状的节。单呈互生;叶柄长22.5cm,圆柱形,紫红色;叶片厚,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020cm,宽45cm,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
中药材“秋海棠茎叶”。出处:《陆川本草》。性味:《陆川本草》:"味酸,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消肿。治咽痛,痈疡,跌打损伤。 ①《药性考》:"捣汁治咽喉痛。" ②《陆川本草》:"生肌、消肿。捣敷疮痈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汁含漱或捣敷。复方:治跌打损伤:秋海棠鲜全草,加甜酒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出处:出自《陆川本草》。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
中药材“秋海棠花”。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以,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
中药材“秋海棠根”。别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大红袍(《陕西中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性味:①《贵州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涩酸,性寒。"。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血,清热。治跌打损伤,吐血、咯血,痢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淋浊,喉痛。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