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性关节炎”(enteropathic arthritis)是指与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的关节病,这些病变是由肠管的临床和组织学炎症、肠通透性改变和外周与中轴性关节炎症等联系在一起的。约20%病例有外周关节炎,10%~15%病人有中轴关节炎。外周关节病更多见于有肠外证候(如结节性红斑)的人,男女发生率相等。任何年龄皆可受累,但成人的关节炎一般是在肠管已有炎症切实发生后出现的,儿童情况则与此相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坏死性口炎是一种严重的由Vincent螺旋体或梭形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口腔坏疽性病变。主要表现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可致死亡。
又称布鲁里溃疡,是由溃疡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隐袭性坏死性皮肤病,主要流行于中非、西非国家的热带雨林地区。本菌的自然宿主和人类传播途径尚不清楚,可能通过破损皮肤接触污染的水、土、植物或水中昆虫叮咬而感染。皮损好发于前臂及小腿,为特征性的坏死性溃疡,有不规则扇形边缘,深部潜行。病理、细菌涂片及培养可帮助确诊。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需要紧急处理,若诊治不当可危及生命。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男性病人较多,胃溃疡穿孔多见于老年女性。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发生在球部前壁,胃溃疡穿孔60%发生在胃小弯。我国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可能与饮食、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秋冬、冬春之交是高发季节。
溃疡病穿孔。胃、十二指肠溃疡向深部发展,可穿通胃或十二指肠壁,为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但比出血要少一半,约占溃疡病住院治疗病人的20%~30%。溃疡病穿孔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穿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病人有呕血、柏油样黑便,引起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脉率加快,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前期症状或休克状态。治疗原则是补充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尽快明确出血部位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急性女阴溃疡亦称为Lipschutz溃疡,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及幼女的非性病非接触传染的阴部良性溃疡。发病时可有全身症状,经过急剧。倾向复发。临床上酷似软下疳。
溃疡穿透是指溃疡深达浆膜层,因相邻组织的阻挡而在局部引起炎症和粘连,或溃疡穿入相邻组织形成包裹性孔。这多见于后壁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发生穿透者少见。其中半数以上穿透至胰腺,其次为胃肝韧带。十二指肠溃疡亦可穿入胆囊或胆总管;胃溃疡则可穿入横结肠。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又称直肠良性孤立性溃疡、直肠良性非特异性溃疡,是一种由于直肠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溃疡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乱,以血便、黏液便、排粪困难及肛门坠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良性直肠疾病。多见于青年人,无性别差异,发病率低。
复发性溃疡(RU)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发生的消化性溃疡,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空肠的原发部位或其他部位。胃溃疡(GU)毕Ⅰ型胃切除术后极少复发,而十二指肠溃疡(DU)毕Ⅰ型胃切除术后易发生复发性溃疡,约占所有复发性溃疡的95%。虽然迷走神经切断合并胃窦切除、毕Ⅱ重建术后十二指肠溃疡仍可复发,但其溃疡复发率在十二指肠溃疡手术中是最低的(<1%)。不合并胃部分切除的任何类型的迷走神经切断术的溃疡复发率较高,平均在10%左右。急诊手术者溃疡复发率较择期手术者高。大多数复发溃疡发生在吻合口边缘或其远端,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亦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原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上胃肠道运动功能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诸方面。不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其他器官病症和某些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甚至恶性肿瘤早期也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因此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持谨慎的态度,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后确实没有发现其他异常,还须除外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才能作出本病的诊断,对于初步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也应随诊观察。
肠粘膜有坏死溃疡主要是由于肠道的放射性病损引起的。伴随的临床表现有有血便或粘液便、里急后重,症状可持续数月或数年,肠粘膜有坏死、溃疡或中度狭窄。
创伤性溃疡(traumatic ulceration)是指由机械、物理、化学等局部刺激因素所致的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常见的创伤因素有:残根、残冠、牙齿的锐利边缘、错位牙、不良修复体,或咬腮、咬颊、咬唇等自伤性不良习惯。溃疡的形状与刺激因子完全契合。
蚕食性角膜溃疡(ulcuscornealrodens)是一种慢性、疼痛性角膜溃疡,初发于角膜周边部,沿角膜周边部延伸,再向中央匍行发展,最后累及全角膜,可侵及单眼或双眼,属于一种特发性角膜溃疡,与感染或全身胶原-血管性疾病无关。
蚕蚀性角膜溃疡是指一种病因不清,病情顽固,迄今仍被视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也称Mooren角膜溃疡。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
鼻粘膜下有结节性浸润,继而糜烂,可导致瘢痕性粘连。晚期因鼻腔干燥结痂而出现萎缩。前鼻孔发生狭窄。鼻粘膜苍白增厚,分泌物增多,可有脓涕、鼻出血,但患者可不觉疼痛。
溃疡粉功能主治:制酸生机,缓急止痛。主溃疡病,慢性胃炎。溃疡粉组方:乌贼骨、白及、白芍、甘草各等份。
麻风溃疡一般好发于足底足跟四肢关节附近。
肢端溃疡是系统性硬皮病的重要并发症,持续和反复发作的溃疡可引起剧烈疼痛、感染、坏疽、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对于硬皮病肢端溃疡的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称之为胃溃疡(gastriculcer,GU),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尔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上。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本病绝大多数位于胃和十二指肠(98%~99%)。在人群中约有10%的人在一生当中可能罹患此病,因此是一个多发病和常见病,在消化外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幽门管溃疡是指发生在胃窦与十二指肠之间的、2cm长的狭窄管状结构内的溃疡,由于内镜下检查幽门管并不呈管状,故又称幽门前区溃疡。幽门管溃疡的发生率占溃疡病的10%。由于幽门管管径较小,又是胃内容物排至十二指肠的必经之道,当幽门管有溃疡时,常缺乏溃疡的典型节律,呕吐多见。当出现典型节律性症状时,常伴有十二指肠溃疡。制酸药和食物可有一定的缓解疼痛的作用。本病男性多见,好发于50~60岁之间。
阴茎溃疡是阴茎皮肤表面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
阴部溃疡多发生在阴囊、龟头、女性阴唇、阴道壁、甚至子宫颈、尿道。溃疡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但反复性不似口腔溃疡强。查体可见外阴溃或溃疡愈合后的瘢痕。阴部溃疡是白塞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少脏器受损。对无重要脏器受累者,以秋水仙碱为首选药物,对有内脏受累尤其有眼病变影响视力者多需联合用药。
各种致病因素使结膜处于受损状态,引起病变,导致水肿称之为结膜水肿;若护理不当,轻者可引起角膜炎、角膜溃疡等,重者可引起感染甚至失明。
溃疡是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限局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愈后遗有瘢痕,可由感染、外伤、结节或肿瘤的破溃等所致,其大小、形态、深浅、发展过程等也不一致。常合并慢性感染,可能经久不愈。引起咽部溃疡的病很多,原因各异。除一些特殊性感染(白喉、结核、梅毒、硬结等)和咽肿瘤,较为常见的溃疡假膜性病变。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上我们医生诊断的大多数胃溃疡病人有一定的症状,如上腹疼痛、反酸、暖气等等。但有少部分胃溃疡病人却无各种不适症状,也无消化不良等表现,往往是因为突然发生胃出血、胃穿孔而被发现:也有的是因其他疾病就诊行钡餐或胃镜检查时才发现同时还有溃疡病。这些平时无任何症状的溃疡称之为无症状溃疡。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无痛性口腔溃疡是美国风湿病协会提出的诊断韦格内肉芽肿的标准之一。韦格内肉芽肿是以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和广泛的小血管炎为基本特征。主要累及呼吸道、肾脏、皮肤等脏器而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
口腔溃疡是指因多种刺激或创伤感染而引起的口腔粘膜良性损害。顽固性口腔溃疡指经过严格的内科治疗后,溃疡仍不能愈合,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或者是反复发作,以致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