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痹痛丸说明书详细介绍了腰椎痹痛丸组成成分、腰椎痹痛丸的服用禁忌、腰椎痹痛丸的功效作用及用法用量等信息。
腰椎小关节不稳症指因外伤退行性改变及先天发育等因素造成腰椎小关节不稳(又称为小关节半脱位或小关节错位)并引起腰痛活动受限及其他一系列症状者,此时大多合并滑膜嵌顿。卧床休息可改善症状,一般多可治愈。
因退行性改变波及到腰椎后方小关节的一部或全部,呈损伤性骨关节炎反应,并产生腰腿痛症状者,称为腰椎退变性小关节损伤性骨关节炎。
此为临床上最为多见的类型,多由高处落下臀部或足跟部着地所致,故易伴发跟骨或胫腓骨骨折。此类骨折好发于胸11~腰2之间,尤其多见于胸12~腰1。此外,骨质疏松者轻度外伤亦可引起,以更年期女性多发,大多发生于平地跌倒之后,其部位常在第1腰椎以下,可能与负载强度大有关。破伤风或其他原因引起躯干肌群痉挛收缩者,也可引起这一类型的胸、腰椎骨折。
由多个运动节段组成的脊柱,在遭受过度的运动或外力时即可引起损伤。致伤暴力包括过度的前屈、后伸、挤压、分离、剪切和旋转力等,凡超过生理极限即可引起损伤。按照Denis三柱概念,爆裂骨折已成为脊柱骨折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一型,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意外。Denis等人强调,当椎体的后壁和后部纤维环等结构,即包括后纵韧带的中柱一旦遭受破坏,则可造成前屈状态下的不稳定,并把此种累及前柱和中柱的骨折定义为爆裂骨折。
腰椎不稳是指腰部椎间关节在正常负荷下,不能维持其生理解剖关系的能力,所谓正常生理负荷即该负荷不至引起脊髓或神经根的损伤,也不引起疼痛及脊髓畸形的发展。下腰椎不稳所致的腰痛是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退变是普遍的,但只有当退变发展到出现异常位移时才出现不稳,而发展到出现临床症状时才称为不稳症。临床观察表明:至少30%的腰痛患者的症状与腰椎不稳有直接关系,其病因大多为退变所致。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内外,压迫了同节段神经根,产生相应表型的病征。1974年Abdullah等将累及同节段神经根的椎间孔内外突出物命名为极外侧型,并首次报道。本病发生率较低,为1%~11.7%。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腰3~4椎体和腰4~5椎体,而腰2~3椎体及腰5~骶1椎体间较少发生。其临床特点是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且下肢神经根性痛较腰痛剧烈。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症多引起持续剧烈的下肢痛,甚至使神经根产生不可逆病变,故治疗上主张采取手术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腿痛病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别长,且水平位伸出,附近有血管、神经束经过,有较多的肌筋膜附着。在正位上第三腰椎处于腰椎生理前凸弧度的顶点,为承受力学传递的重要部位,因此易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受损伤而引起该处附着肌肉撕裂、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而产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