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少见,良、恶性比例为1∶2.6~1∶6.8。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本身虽属良性,但部分肿瘤有较高的恶变倾向,有的本身就介于良、恶性之间,甚至在镜下均难于鉴别。尤其肿瘤生长的位置常与胆、胰引流系统有密切关系,位置固定,十二指肠的肠腔又相对较窄,因此常常引起各种症状,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由于十二指肠位置特殊,在这些肿瘤的手术处理上十分棘手。
生殖道肿瘤(genital tract tumors),妇女最常见的起源于生殖道的皮肤转移癌为卵巢(4%),子宫内膜(4%)和子宫颈(2%)。躯干骨盆区和脐部为这些皮肤转移癌的主要部位。通常为妊娠期肿瘤的绒毛膜癌,常作为转移癌转移到皮肤并非少见。男性原发性肿瘤为前列腺,其皮肤转移癌不足1%,常见于骨盆区。
妇女最常见的起源于生殖道的皮肤转移癌为卵巢,其次为子宫内膜和子宫颈。骨盆区和脐部为这些皮肤转移癌的主要部位。通常为妊娠期肿瘤的绒毛膜癌,常作为转移癌转移到皮肤并非少见。男性原发性肿瘤为前列腺,其皮肤转移癌不足1%,常见于骨盆区。
肾盂癌系发生在肾盂或肾盏上皮的一种肿瘤,约占所有尿路上皮肿瘤的10%左右。本病多数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后二者约占肾盂癌的15%左右,它们的恶性程度远较移行细胞癌为高。临床所见移行细胞癌可在任何被覆有移行上皮的尿路部位先后或同时出现,因此,在诊断及处理上应视为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地对待某一局部的移行细胞癌。国内肾盂移行细胞肿瘤的发病率高于国外。
肾盂肿瘤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肾盂鳞状细胞癌罕见,多与长期尿石、感染等刺激有关。早期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常不伴肿物及疼痛,偶因血块堵塞输尿管出现肾绞痛。尿液检查可找到癌细胞,X线示肾盂充盈缺损、变形,膀胱镜检示输尿管口喷出血尿。应手术切除病变肾脏及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处之膀胱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影响远隔的自身器官而引起功能障碍的疾病。影响的远隔自身器官如在神经系统,也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它并不是由肿瘤直接侵犯该组织或器官而产生的一组症状,而是全身性癌肿的远隔效应,如肺癌、卵巢癌等可以出现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炎性和神经退行性变的远隔效应。
周围神经系统肿瘤大致分为神经细胞系和神经鞘系两类。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均属于神经鞘系的良性肿瘤。通常神经鞘瘤是具有包膜的单发肿瘤,生长缓慢,很少恶变,发生钙化者亦少见。而神经纤维瘤无包膜,易恶变,有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根据胸壁原发性神经源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可将其分为三组:①神经鞘源性肿瘤:即良性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恶性神经鞘瘤,90%的神经鞘源性肿瘤为良性。一般发生于肋间神经,多见于青年人。②交感神经及神经节肿瘤: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发生于交感神经链,常见于儿童。③副交感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为一种肾上腺起源的肿瘤,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癌症,其中32%新生儿患者伴发皮肤转移癌,其他年龄组3%伴发皮肤转移癌。在老年患者中,类癌肿瘤偶尔转移到皮肤上。支气管类癌为最常见的转移到皮肤上的原发性肿瘤。Merkel细胞癌常局部复发并转移到包括皮肤在内的远隔部位。甲状腺癌转移到皮肤上,男性为10%,女性少见。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是机体内具有神经内分泌表型,可以产生多种激素的一大类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遍布全身各处,因此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是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3左右。欧美人群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大在2.5~5人/10万人,在过去30年内发病率增加了5倍,相比其他肿瘤,神经内分泌瘤的发病率的增加更加迅速。过去20年中国台湾地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也显示出和欧美类似的增长趋势,但中国大陆目前尚缺乏发
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肿瘤侵害鼻泪管可引起一侧溢泪;破坏牙槽突,可引起牙痛、牙麻木、牙松脱;侵犯硬腭,局部可隆起,继则可破溃;向上可侵犯眶底,影响眼球运动与视力,总之四周皆可受侵害产生相应的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射治疗为好。
筛窦肿瘤的发生率仅次于上颌窦,居第二位,以鳞癌及腺癌为主,也有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报道。本病治疗目前仍主张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射或化疗等综合疗法。
腮腺恶性肿瘤多来源于腮腺腺体或腺管上皮细胞,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常见,占80%~90%。腮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颇似良性肿瘤,可良性肿瘤仅根据其临床表现也难于确认其组织病理类型。
软组织肿瘤是起源于间叶组织位于软组织内的肿瘤。主要是运动系统的软组织(如肌肉、韧带、骨膜、脂肪等)肿瘤。良性者为瘤,恶性者为肉瘤。软组织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任何部位,但以青壮年多见,发生于躯干者最多。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上卵巢肿瘤患者的受孕率降低。但一般是先有卵巢肿瘤,然后受孕。妊娠与卵巢肿瘤并存时,恶性肿瘤是相对罕见的。一般认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恶性肿瘤占2%~5%,而在未孕妇女卵巢肿瘤中15%~20%为恶性。
青少年及小儿的卵巢肿瘤较成人少见,20岁以下卵巢肿瘤的发生率仅5%~10%,但于此年龄期间生殖器肿瘤中却以卵巢肿瘤最常见。青少年及小儿最常见的卵巢肿瘤是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性癌、原发性绒癌。幼、少女及成人的卵巢肿瘤有显著区别。成人的卵巢肿瘤70%~80%为上皮性肿瘤,而20岁以下患者的上皮性肿瘤仅占17%,其交界性肿瘤也少见。青少年及小儿未成熟畸胎瘤为恶性实性肿瘤,系生殖细胞肿瘤之一,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0%,月经初潮前常见。
气管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儿童期的气管肿瘤绝大部分(90%)为良性,成人者恶性占多数。本病不论良性或恶性均应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切除后,完全痊愈,恶性肿瘤若能及时彻底切除,亦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脾转移性肿瘤是指起源于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包括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脾脏转移性肿瘤大多数系癌转移,主要经血管转移,仅少数经淋巴途径。Willis认为邻近器官的侵犯亦作为转移的另一途径,而Harmann等人认为肿瘤的直接侵犯不应包括在转移性脾肿瘤之内。但多数人倾向前者,因为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通常认为是上述3个方面。脾转移癌的转移途径以淋巴逆行途径为主,但对有全身广泛血行转移的患者,脾可作为转移脏器之一。转移性癌灶肉眼常表现为多数结节或单个结节,亦可表现为多数微小结节和弥漫性浸润。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脾脏良性肿瘤更为少见,据统计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4%。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均为肉瘤,如淋巴瘤、血管肉瘤等。根据起源组织的不同,国内文献多将其分为3大类,即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脾血管肉瘤及脾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错构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脾良性肿瘤多为单发。瘤体体积较小时可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偶然在切除脾脏时或在尸检时发现,脾脏良性肿瘤临床罕见。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在膀胱侧壁及后壁最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其发生可为多中心。膀胱肿瘤可先后或同时伴有肾盂、输尿管、尿道肿瘤。在国外,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器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2位;在国内则占首位。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年龄以50~70岁为多。本病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其中超过90%系移行上皮细胞癌。
颞叶肿瘤的发生率在大脑半球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额叶肿瘤的发生率。常见肿瘤为胶质瘤,另外转移瘤等亦常在此部位发生。成年人多见。颞叶功能甚为复杂,有些部位的功能尚不完全明确。颞叶肿瘤的病程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尤其肿瘤位于右侧者,多数仅表现为颅压增高症状,其他症状和体征很少出现,因此临床上亦曾称为“静区”或“哑区”。
脑干肿瘤以神经胶质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中又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神经胶质细胞瘤在脑干内多呈浸润性生长,沿神经轴向上下两个方向发展,通常脑桥为好发部位。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室管膜瘤多见于中年人,起源于四脑室底的或颈髓中央管的室管膜。而血管网状细胞瘤多发生于成年人,多由延髓背侧长出向四脑室发展,也可完全生长在延髓内,还可发生于延颈髓结合部或颈髓背侧;偶发于桥脑;其他可发生在胸髓及眼底等处。而海绵状血管瘤常中年发病,多发于桥脑,其次为中脑、延髓。
泌尿道肿瘤(uninary tract tumors),4.5%皮肤转移癌来源于肾,8.2%来源于膀胱。
泌尿道肿瘤,4.5%皮肤转移癌来源于肾,8.2%来源于膀胱。
毛囊漏斗肿瘤(tumorofthefollicularinfundibulum)1961年由Mehregan和Butler首先报告。常为面部单发性扁平角化丘疹。偶亦见呈多发性丘疹。
卵巢一般质地为实性,但在病理情况下则可有不同的质地变化:如形成非赘生性囊肿、发生增生性或瘤样病变及各种肿瘤等。卵巢肿瘤破裂是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3%的卵巢肿瘤会发生破裂。腹部检查有压痛和反跳痛,腹肌紧张、拒按。腹部也可出现膨隆或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和腹部检查发现原有肿瘤消失或缩小,子宫和包块有浮动感。
卵巢肿瘤是指发生于卵巢上的肿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卵巢恶性肿瘤还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虽然近年来无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诊治方面均取得很大的进展,但遗憾的是其5年生存率仍提高不明显。
卵巢纤维组织来源肿瘤是卵巢非特异性肿瘤组织之一。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在卵巢较为罕见,在纤维组织来源肿瘤中有以下四个类型:卵巢纤维瘤、多细胞性纤维瘤、纤维肉瘤、原发性黏液瘤。临床表现因类型不同而异。
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是指来自米勒管上皮的肿瘤,组织学上见于阴道、子宫颈、子宫内膜和阔韧带。肿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良性极少见,交界性比较少见。卵巢透明细胞癌占卵巢上皮性癌的5%~11%。平均发病年龄48~58岁,45岁以上多见,患者都大于25岁。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晚期可有腹胀、食欲下降,CA125、CA199升高。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仅次于浆液性肿瘤,良性较多,占77%~87%,交界性约10%其余为恶性。约5%的黏液性肿瘤中混合有畸胎瘤,良性及交界性几乎都是囊性,典型病变为多房性;黏液性癌可能以囊性为主,也可能以实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