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江南玄胡”。别名:土三七、白七、皖南元胡、花生三七、土珠参。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人命、疏林及苎麻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原形态:江南牡丹草,多年生草本。根茎近球形,直径可达8cm,断面淡黄色。地上茎单一或数茎丛生,高约2040cm,直立或外倾,无毛而多少被白粉,通常黑紫色。叶1枚,位于茎顶,三出复叶,每小叶23回三出羽……
中药材“江南桤木”。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谷、沟边、河岸及村落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原形态:乔木,高约10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光滑;枝条暗灰褐色,无毛;小枝黄褐色或褐色;芽有柄,芽鳞2枚,光滑。叶柄细,长23cm;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至椭圆状宽卵形,有时长枝上的叶为披针形或……
中药材“江南地不容”。别名:金线吊乌。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生境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江南地不容 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无毛。块根纺锤状,短棒状或条状。枝纤细,褐色,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710cm,有时可达14cm,盾状着生于距叶片基部12cm处;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长、宽均510cm,很少达13c……
中药材“望江南子”。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名录》),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出处:《现代实用中药》。生境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望江南"条。性状:干燥荚果呈圆柱形,微扁,长6~10厘米,两……
中药材“望江南”。别名: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性味:甘、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种子:清肝明目,健胃润肠。用于高血压头痛,目赤肿痛,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肠炎; 茎、叶:解毒。外用治蛇、虫咬伤。用法用量:种子3~5钱;茎、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金花豹子(《百草镜》),金豆子(《纲目拾遗》),羊角豆、野扁豆(《中国树木……
江南卷柏片说明书详细介绍了江南卷柏片组成成分、江南卷柏片的服用禁忌、江南卷柏片的功效作用及用法用量等信息。
江南三十六疰丸功能主治:转疰。江南三十六疰丸组方:雄黄(研)2分,麦冬(去心)3分,皂荚(去皮子,炙)2分,莽草(炙)2分,鬼臼3分,巴豆(去心皮,熬)2分(一方不用麦冬,用天冬)。
江南度世丸功能主治:症结积聚,伏尸,长病寒热,痉气流行皮中,久病着床,肌肉消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汗出,口噤不开,心痛。江南度世丸组方:蜀椒3两,人参2两,细辛2两,甘草2两,茯苓1两,真珠1两,大黄1两,干姜1两,丹砂1两,野葛1两,桂心1两,雄黄1两,鬼臼1两,麝香1两,乌头2分,牛黄2分,附子6分,紫菀6分,巴豆60枚,蜈蚣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