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负重或使用这些关节,均可促进退行性变化的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
感染性关节炎是指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关节腔内导致的关节炎症。患者多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及老年人。关节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败血症,除此之外,外伤、手术、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感染,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肥大性骨关节病(HO)是一种由于骨周围软组织增厚,广泛性骨膜新骨形成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以杵状指(趾)、广泛性长骨骨膜增生为主要表现。本病分为原发性(PHO)和继发性(SHO)两类,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也称为家族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厚皮骨膜增生症,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又称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往往有明显的内脏疾病,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继发性更常见,约占95%。
非淋球菌性细菌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部分患者有关节损伤与功能障碍。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的长期性、细菌的特性、累及的关节、宿主的抵御能力以及一些治疗原则的应用等。但即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非淋球菌性化脓性关节炎仍比淋球菌性关节炎有更高的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是指除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障碍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病。感染人体后,不会引起急性发病,无急性临床症状。化脓过程常常于不知不觉中发展,有时延误诊断可达3~5年。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第1跖趾关节疼痛和肿大是僵鉧的临床诊断之一。僵鉧极为常见,常由于第1跖骨位置变异引起,由于踝过度内转(旋前),趾向外偏(鉧外翻),第一跖骨背屈(高位跖骨),或第一跖骨长度增加或向内偏所致,偶尔外伤也是一个原因。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不是一个临床独立病种,而是一组由组织结构推动的蛋白沉积病。本病最早由Wirchow于1854年发现,近20年来随着淀粉样物质从各种疾病患者的组织中提取,其相应的化学成分得以进一步分析及了解,诊断率亦显著提高,实际上淀粉样变病临床上并非少见。其特点为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及组织中而引起多种病变,主要累及心,肾、肝、脾,胃肠、关节肌肉及皮肤等器官及组织。沉积可发生在局部或全身,病程可呈良性或恶性。
骶髂关节是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组合而成,其关节面凹凸不平,二者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骶髂关节面上覆有关节软骨,两侧参差不齐的关节面相互交错,借以稳定关节。骶髂关节的前后侧有长短不等的韧带保护,在髂骨粗隆与骶骨粗隆之间有骶骨间韧带加强。因而,骶髂关节只有少量有限的活动,超过生理功能外的扭转活动,则可引起关节扭伤和半脱位。
骶髂关节结核常由原发部位结核菌经血行引发感染,出现关节滑膜充血肿胀,结核肉芽组织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骨质,相邻的腰骶椎或髋关节结核常并存。
单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是较为常见的损伤,通常是由屈曲暴力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X线的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创伤性肘关节炎是肘关节创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改变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软化、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最后关节面大部分消失,关节间隙狭窄。
创伤性肩脱位按肱骨头脱位方向分为四种类型,即肩关节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及下脱位。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多见,占肩脱位绝大部分。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4~5:1。
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是指肱骨头与肩胛盂构成的关节发生脱位,肱骨头脱位后位于肩胛盂后方的情形。其发生率仅为2%或3.8%,但其实际发生率应该更高,因为此种创伤极易漏诊。
创伤性关节炎又称外伤性关节炎、损伤性骨关节炎,它是由创伤引起的以关节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的软骨增生、骨化为主要病理变化,以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发于创伤后、承重失衡及活动负重过度的关节。
1929年法国人称之为反孟氏骨折。1934年Galeazzi详细描述了这种损伤,此后即称为盖氏骨折。这种损伤的发生率较孟氏骨折高6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损害关节外组织,如眼、皮肤、肺、心和末梢神经等。
反应性关节炎是关节外感染诱发的关节炎症,并不是病原体直接感染关节所致。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是肠道感染后发生关节炎。关节炎可发生在肠炎起病后1天至数周,在北半球,常于秋天起病。患病率男女相似,但志贺菌感染后关节炎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以30岁左右居多。
肠道短路手术(空肠回肠吻合术)是一种对病态肥胖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可能引发关节炎-皮炎综合征,有时并发肾脏、肝脏和血液系统的疾病。多发生在采用肠道短路作为减肥的患者,部分病例在术后2~30个月出现关节炎症状。部分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皮肤异常,结节性红斑、斑疹、丘疹样斑疹、脓疱疹样斑疹、荨麻疹和结节样皮炎均有报道。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相当于男性的3倍。
不能向尺侧屈腕及屈环小指远侧指关节常见于尺神经损伤,其他症状还包括在肘上损伤,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瘫痪。
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阴性菌,通过动物传染给人。患者表现为背部及肢体疼痛,有热病症状。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等全身症状。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疼痛发热及红斑,关节内有渗出等。
先天性高髌骨症,髌骨软骨纤维化,腘绳肌紧张,跟腱紧张,股外侧肌,髌肌束和外侧支持韧带的紧张,股内侧肌萎缩以及Q角(髌韧带与大腿纵轴的夹角)>15°,当小腿内旋时,股内侧肌向内牵拉髌骨,而其余三股肌肉则向外牵拉,均可引起髌股关节疼痛。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内旋后,髌骨被向外牵拉,撞击股骨外髁。
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故往往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是,无论何种软骨损伤,最终都可能导致软骨细胞的变性坏死,并遗留永久性损害,故近年来已引起重视。
关节炎汤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通络。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型。关节炎汤组方:赤节9g,白芍9g,桂枝3g,生地黄9g,熟地黄9g,细辛1.5g,当归9g,秦艽9g,片姜黄9g,独活9g,桑寄生30g,桑枝30g,防风6g,薏苡仁20g。
癌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常发生在癌症体征前一年,患病关节突发关节疼痛,症状严重,早晨有强硬感。在急性期,关节可有发热、红、肿胀及疼痛。关节炎并非由于癌细胞直接转移到骨或关节。本病可发生于癌症患者的任何类型,尤其是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为2:1。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肘内翻的肘关节伸直位内翻角明显增大。
肘关节是人体结构最稳定的关节之一,其稳定性的维持有赖于组成关节结构的完整性,其最大屈伸度可达160°,旋前可达85°,旋后约80°,滑车与肱骨长轴成6°的外翻角、与髁间轴成5°~7°的内旋角,肘关节屈伸运动轴位于肱骨中线的前面与肱骨干构成40°夹角。肘关节脱位、骨折等原因都能导致肘关节畸形。
屈曲肘部的肌肉瘫痪或关节脱位时,肘关节不能屈曲,前臂呈伸直下垂状态,上肢不能做屈曲前臂的生活动作,比如不能洗脸、吃饭等。
伸指肌腱损伤的症状为指间关节均不能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