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又称隐形乳腺癌,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少数病例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乳腺转移癌,而在乳腺找不到原发病灶。据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由于隐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故不属于早期癌。5年生存率为7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等。
有遗传性乳腺癌倾向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或其一、二级血亲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卵巢癌患者,则此家族属于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家族。1992年定义了3种明确的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①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直肠癌综合征(即LynchⅡ型)。②遗传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③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后者为3种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炎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肿瘤特点酷似急性炎症改变,乳腺弥漫性增大,乳腺皮肤红、肿、热、痛,易误诊为急性乳腺炎。约50%的炎性乳腺癌摸不到肿块,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就发现腋窝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炎性乳腺癌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2.0%,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2岁,病程进展快、预后差,转移发生率高达30%~40%,5年生存率仅为25%~48%。
脂肪肉瘤是软组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乳腺血管周围的幼稚间叶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而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乳腺脂肪肉瘤(liposarcoma of breast)。
乳腺增生症,既不是肿瘤,也不属于炎症,从组织学表现看: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本病好发于中年妇女,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也有发生,当今大城市职业妇女中50%-7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和乳腺摸到结节,其危害并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担心自己会不会患了乳腺癌或以后会变成癌。乳腺增生症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占乳腺增生症的大部分),只要注意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就可能逐渐缓解。若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且呈现重度异形,则为癌前期病变(占极
乳腺叶状囊肉瘤又称巨大纤维腺瘤,临床少见,仅占乳腺肿瘤的1%。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表现分为良性、恶性和低度恶性。它有时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该瘤的成分与结构颇似管内型纤维腺瘤,常常在同一个肿瘤内,一部分是纤维腺瘤,一部分是叶状囊肉瘤的结构。本瘤虽称为肉瘤,但只是指其组织学结构而言,在临床上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即使因局部手术切除不当而复发,也极少发生转移。
乳腺纤维肉瘤(fibrosarcomaofbreast)在乳腺肉瘤中较为常见,仅次于叶状囊肉瘤。本病的组织类型复杂多样,一般多来自皮下或筋膜中的纤维组织,其特征为肿瘤内无上皮成分,纯由间叶性成分构成。下面就为读者具体介绍乳腺纤维肉瘤疾病。
乳腺湿疹样癌(乳腺Paget’s病)以癌变乳房表现皮肤湿疹为特点的一类乳腺癌。多发于40~60岁妇女。此型乳癌恶性程度低、病情进展慢、淋巴转移发生较晚。临床表现为单侧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的瘙痒、烧灼感,呈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状湿疹样外观,表面多有渗出结痂或角化脱屑,严重时可形成溃疡。本病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较好。
乳腺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或肠系膜淋巴结核,是经血行传播至乳房所引起的结核,临床较少见。
乳腺错构瘤是由乳腺组织中各种成分组成,是临床上比较罕见的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最具代表性的错构瘤为腺脂肪瘤,还有腺冬眠瘤和黏液样错构瘤等变型。主要发生于分娩后或绝经期妇女,其发生的年龄跨度较大,青少年也有发生。由于肿瘤边界清楚,手术切除完整,预后良好。
乳腺癌肉瘤是指同侧乳腺内出现了癌与肉瘤共存的肿瘤,多见于老年妇女。原发的乳腺癌肉瘤极为少见。乳腺癌肉瘤患者乳腺可触及肿块,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癌肉瘤由于含有癌与肉瘤两种成分,故即可发生淋巴转移,也可发生血行转移。由于肉瘤成分生长较为迅速,易于引起患者的注意而去医院就诊,故一般说来其预后相对较好。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转移常发生于躯干,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和头部。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对本病的认识还有腺纤维瘤、腺瘤之称,是由于构成肿瘤的纤维成分和腺上皮增生程度的不同所致。当肿瘤构成以腺上皮增生为主,而纤维成分较少时称为纤维腺瘤;若纤维组织在肿瘤中占多数,腺管成分较少时,称为腺纤维瘤;肿瘤组织由大量腺管成分组成时,则称为腺瘤。上述三种分类只是病理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无不同,故统称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圆形或卵圆形,临床多见1~3cm,生长
神经纤维瘤是发生在神经主干或神经末梢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常伴有其他系统疾病,临床上称为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多见于皮肤组织,也可发生在胸、腹腔内。表浅的神经纤维瘤不会发生恶变,较深在位于软组织内的神经纤维瘤,发展迅速者有恶变为神经纤维肉瘤的可能性。乳腺神经纤维瘤是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好发于乳晕附近的皮肤组织,为周围神经发生的良性肿瘤。乳腺的神经纤维瘤一般不发生恶变,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发生率极低。
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是常见的临床问题。病人关心的问题是:带来不适,影响美观,怀疑癌肿。医生关心的问题则是:是否为某一隐匿肿瘤的最初表现,或是某一严重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区分是特发性,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男性乳腺增生症。 一般认为男性一生中除了3种情况(新生儿的一过性乳腺增生症,青春期乳腺增大和偶尔发生在老年男性的乳腺增生)外,可触摸到乳腺组织即视为异常。
男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占男性全部癌肿的0.2%~1.5%,占乳腺癌的1%左右。从理论上说,乳癌的发生是由于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男性也具备乳腺组织,所以同样也可能导致乳癌。只是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女性罹患乳癌的几率远远大于男性。
慢性乳腺炎的特点是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有压痛,可以与皮肤粘连,肿块不破溃,不易成脓也不易消散;乳房局部没有典型的红肿热痛现象,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乳腺腺病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表现。其主要改变是乳腺的腺泡和小导管明显的局灶性增生,并有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小叶结构基本失去正常形态,甚至腺泡上皮细胞散居于纤维基质中。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3期:即小叶增生、纤维腺病和硬化性腺病。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以乳腺小叶小导管及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形成的囊肿为特征,伴有乳腺结构不良病变的疾病又称慢性囊性乳腺病、囊肿性脱皮性乳腺增生病、纤维囊性乳腺病等。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乳腺增生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的危险,是区别所在。应视为癌前病变。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良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老年人乳腺癌与年轻人乳腺癌相比,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临床以局部性或局部晚期癌较多。因老年患者生理变化,且常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原则应选择对患者创伤及不良反应最小而能获得最大疗效的综合治疗,除基于疾病的分期外,要注重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患者体力情况、重要脏器器官功能及对拟定疗法的耐受能力。手术是可手术乳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早期乳腺癌ER(+)者,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或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术后加或不加放疗,辅助以内分泌治疗可达到满意控制肿瘤效果。局部晚期乳腺癌或肿瘤较大,ER(+)者,可采用
乳腺癌对所有年龄的妇女都是一个严重威胁。绝经后严重的肥胖及中心性脂肪堆积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在围绝经期后服用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高水平的催乳素亦会增加乳腺癌发病。
急性乳房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发病常在产后3~4周。
副乳乳腺癌(mammary of accessory mamma)是指发生于副乳腺的癌肿,多发生于腋区,少见部位为锁骨下区、腹部及外阴区。副乳腺癌,有乳头、乳晕、乳腺俱全者,也有仅有乳头者,有的有泌乳功能。
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是乳腺结构不良症的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肿块,并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自限性特点。患者大多数月经期短,且量稀少,情绪稳定或心情舒畅时,症状可减轻,随喜怒而消长。
产褥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根据病变发展过程分以下两种类型:淤积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产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时乳房的化脓性感染,几乎所有病人均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预后较好。
女性自出生到老年,乳房器官受性激素的影响,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妊娠哺乳期、更年期、老年期的变化.月经前或经期由于乳腺生理性充血,腺泡增生和腺管扩张等组织变化,使乳腺组织肥厚。哺乳期乳房的腺泡及小叶内导管明显增多、密集,腺管腔扩张增大,小叶间组织明显减少,腺泡上皮分泌活跃,部分上皮由立方变柱状。也使乳腺组织肥厚。
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
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有极少数青春期单纯乳腺小叶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数患者则需治疗,千万别忍着。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均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本病是因为卵巢功能紊乱致使雌激素水平过高、与黄体素的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以乳腺腺泡及导管末段的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本病命名繁多混乱。如乳腺小叶增生症、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纤维囊性病等,WHO乳腺病变分类命名为乳腺结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