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鬼灯笼根”。别名:土骨皮(《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求原》。性味:苦,寒。 ①《本草求原》:"苦甘,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岩,性寒。" ③《陆川本草》:"性凉,味淡。"。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洗螆脚烂疮疼痛,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即止痛消……
中药材“鬼灯笼”。别名:虎灯笼、白灯笼(《生草药性备要》),苦灯笼(《岭南采药录》),红灯笼、红羊米青(《陆川本草》),红花路边青、夜鬼灯笼、土羚羊(《南宁市药物志》),岗灯笼(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生草药性备要》。生境分布:生于丘陵地或旷野间。分布我国南部。原形态:灯笼草(《岭南采药录》) 小灌木,高0.9~1米。幼枝被黄褐色小柔毛。叶对生……
中药材“灯笼草”。别名:灯笼果、打额泡、地灯笼、天泡果、打扑草、苦灯笼草、炮仔草、母炮草。生境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泡疹,疖疮,疝气痛。用法用量:0.5~1两。别名:打头泡、泡泡草、心不干(《广西中兽医药植》),爆卜草(《陆川本草》),灯笼泡、鬼灯笼、打卜草(……
中药材“灯笼花”。别名:法罗喜、岩龙香。出处:灯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灯笼花,昆明僧寺中有之。藤老蔓架,小叶密排,糙涩无纹,俱如络石。春开五棱红篱子花,长几径寸,五尖翻翘,色独新绿,黄须数茎,如铃下垂。"根据文述及附图,与本种相符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5001800m的常绿林中老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
中药材“灯笼果”。别名: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山麻子,又名:东北茶藨、山樱桃。 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剥裂;芽卵圆形,密被灰白色短毛。叶互生,掌状3裂,稀5裂,长5~10厘米,宽4~10厘米,中央裂片比侧裂长……
中药材“大叶白花灯笼”。别名:狮子球、山茉莉、白蜻蜓、红顶风、红将军、毛赪桐、九连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880m的山坡路边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灰毛大青,灌木,高13.5m。全株密被平展或倒向灰褐色长柔毛。小枝略呈四棱形,髓疏松,干后不中空。单叶对生;叶柄长1.512cm;叶片……
海桐花科吊灯笼Pittosporum kobuskianvm Gowda,以枝、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