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黑骨头”。别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广西药植名录》),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云南中草药选》),小黑牛、青香藤、奶浆藤、青色丹、黑骨藤、青风藤(《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中。分布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原形态:西南杠柳,又名:滇杠柳。……
骨头酥汤功能主治:滋补肝肾。适宜于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等症。骨头酥汤组方:小猪排骨 350克;鸡蛋 4个;肉汤 500克;水淀粉 适量;花生油 适量;盐 适量;酱油 适量;味精 适量
跖骨头骨软骨病是发生在跖骨头骨的无菌性坏死,多发生在15~16岁青少年,女性更常见,偶见于成年人。坏死常发生在第二跖骨头,偶见于第三跖骨头。根据X线检查,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表现为跖骨头骨骺致密,边缘不齐;中期为骨骺碎裂,关节间隙增宽;晚期关节腔变窄,变平,骨质硬化,关节内有游离体,出现退行性关节病变。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又称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的病理机制是骨组织缺血,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造成局部血供障碍,严重者可引起骨组织缺血性坏死。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软骨下骨板及关节面塌陷。关节间隙狭窄,骨组织出现囊性变、硬化等典型的骨性关节炎改变,关节完全破坏。因此,治疗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促使局部血管再生,恢复正常循环防止关节面塌陷。
桡骨头骨折是成年人容易发生的肘部损伤。通常疼痛症状较轻,临床上容易误诊。桡骨头骨折多发生在平地跌倒或体育运动时致伤。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并在肩关节外展位手掌着地,使肘关节置于强度的外翻位,导致桡骨头猛烈地撞击肱骨小头,引起桡骨头骨折。
桡骨颈骨折大多发生在骨骺尚未闭合的少年和儿童,因此,为桡骨头骨骺分离。相反儿童极少发生桡骨头骨折。桡骨头骨化中心通常出现在4~5岁闭合时间为16~20岁桡骨头骨骺分离多属于Salter-Harris分型的Ⅱ型和Ⅰ型。良好的复位,对日后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影响。
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但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
股骨头骨折多因较强的间接暴力所致,可以单独发生,但更多的是合并于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前脱位可合并股骨头上方的骨折;髋关节后脱位,可并发股骨头内下方的骨折或头上部的骨折,有时也可见到股骨头粉碎骨折。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属于继发性关节骨软骨病,其主要病因系某些因素引起的骨骺血管栓塞,以致骨骺内骨化中心的全部或部分坏死,并可伴有软骨内化骨紊乱。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亦称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Legg-Calvè-Perthes病,由此三位学者于1910年分别描述,简称Perther病。本病系股骨头血运障碍所致的股骨头骨骺不同程度的坏死,病变愈合后往往遗留股骨头扁平状畸形,故又称扁平髋。
单纯的肱骨头骨折比较少见,是一种关节内骨折,主要因间接外力所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偶见于老年。根据骨折的不同程度可分为肱骨头裂纹骨折、肱骨头骨折脱位及肱骨头粉碎性骨折三个类型。肱骨头裂纹骨折可伴有盂下关节囊破裂;肱骨头骨折脱位,外力较大,关节囊破裂,肱骨头移位到关节盂下方,颈移向上方;肱骨头粉碎骨折,多因直接外力纵向挤压或打击造成。
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Monteggia最早报道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孟氏骨折。系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向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后来许多学者对这种损伤做了进一步观察和机理研究,使该损伤概念的范围逐渐扩大,将桡骨头各方向脱位合并不同水平的尺骨骨折或尺、桡骨双骨折都列入在内。该损伤可见于各年龄组,但以儿童和少年多见。
臀部可触及上移的股骨头主要表现臀部肿胀有时不明显,多触及脱位的股骨头。股骨干骨折移位方向因受伤时的位置以及外来暴力的作用方向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