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剂 /赤茯苓汤

赤茯苓汤

组成 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 生地黄(洗)黄芩 赤芍药 甘草(炙)麦冬(去心)各等分
制备 <p>上药哎咀。</p>
用法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 清心利尿。主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利。
出处 《重订严氏济生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赤茯苓

组成茯苓4两,甘草(生)1两,木香半两。
制备

上为散。

用法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功用口干,溺赤,腹满心痛。由热留于手少阴之经,其气厥也。
出处《全生指迷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木通(锉)1两,升麻3分,羚羊角(镑)3分,前胡(去芦头)3分,马蔺根(锉)1两,桑根白皮(锉)1两,大黄(锉,炒)1两。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入芒消1钱匕,食后分温2服,晚再服。
功用喉痹肿塞不通。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麦冬(去心,焙)半两,芍药半两,槟榔半两。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怒气逆,胸中不便,甚则呕血。
出处《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半夏(汤浸7遍,切,焙)2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人参1两,白术3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伤寒饮水过多,心下悸动不定。
出处《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十九: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半夏(汤浸洗7遍去滑,焙)3分,柴胡(去苗)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甘草(微炙)1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心痹,胸中满塞,心中微痛,烦闷不能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十九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赤茯苓

组成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白术3分,前胡3分(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槟榔3分,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4钱,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消渴,饮水太过,胃气不和,腹胀,不思饮食
出处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圣惠》卷九:赤茯苓

组成茯苓2两,柴胡2两(去苗),黄芩1两,龙骨2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人参1两(去芦头),牡蛎1两(焙为粉),桂心1两,陈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茯苓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功用伤寒九日,下之后,胸膈烦满,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
出处《圣惠》卷九

《玉机微义》卷九:赤茯苓

组成茯苓猪苓、葵子、枳实瞿麦木通黄芩车前子、滑石甘草等分
制备

上(口父)咀。

用法生姜,水煎,食前服。
功用膀胱实热,腹胀,小便不通,口苦舌干,咽肿不利
出处《玉机微义》卷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1两,槟榔(煨,锉)1两,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炒)1两。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大小便利为度。
功用虚劳,遍身浮肿,心腹气胀,大小便涩。
出处《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医学金针》卷三:赤茯苓

组成茯苓5钱,桂心5钱,陈皮(炒)5钱,大腹皮5钱,甘草1分,高良姜1两,吴茱萸3分。
用法每用3钱,水煎服
功用息积,胁下气逆,满闷。
出处医学金针》卷三

朱氏验方》卷五: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皮)1两,半夏(炮)1两,茯神(去木)1两,陈皮1两,麦子1两,沉香半两,甘草半两,槟榔半两。
制备

上(口父)咀。

用法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7分,空心服。
功用停饮于胃,怔忡不已。
出处朱氏验方》卷五

《济生》卷四:赤茯苓

组成木通(去节)、赤茯苓去皮)、槟榔、生地黄(洗)、黄芩、赤芍药甘草(炙)、麦冬(去心)各等分
制备

上(口父)咀。

用法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温服[方剂汇www.fane8.com],不拘时候
功用小肠实热,面赤多汗,小便不通。
出处《济生》卷四

伤寒标本》卷下:赤茯苓

组成陈皮1两,甘草1两,人参2两,半夏半两,白术半两,川芎半两,赤茯苓半两。
用法每用5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
功用汗下后,胸膈满闷。
出处伤寒标本》卷下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分,凝水石(研)1分,龙齿(研)半两,石膏(碎)1两,麦冬(去心,焙)3分,升麻3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1-2岁儿,每服半钱匕,水3分,竹沥3分,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早晨、晚后各1次。
功用小儿惊热,神气不安手足掣缩。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前胡(去芦头)1两,白术1两,紫苏1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大腹皮(锉)半两,人参半两,麦冬(去心,焙)半两。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妊娠痰饮不除,胸胁支满,呕逆不思饮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半,大腹(锉)半两,高良姜1两,吴茱萸(汤洗7遍,焙干,麸炒)3分,诃梨勒(煨,去核)1两半,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日晚再服。
功用息积,胁下气逆,满闷妨胀。
出处《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大腹子(锉)1两,五味子1两,桑根白皮(锉)1两,紫苏茎叶(锉)1两,人参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消肿病,进饮食。主喘嗽。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半,桔梗(炒)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2两,桂(去粗皮)3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功用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气闷目昏,不思饮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桂(去粗皮)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2个(擘破),生姜5片,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
功用胸胁短气,妨闷不下食。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赤茯苓

组成茯苓1两(去黑皮),柴胡1两(去苗),枳壳1两(去瓤,麸炒),白术1两,槟榔(锉)1两,人参半两,旋覆花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3分,半夏(汤浸7遍去滑)3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之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膈间留饮,呕逆头眩,短气多渴。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细辛(去苗叶)1两,陈皮(汤浸,去白,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1两,瓜蒌实(去皮)1枚,桂(去粗皮)3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如人行5-6里再服。
功用胸痹心气闷,喉中塞满。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半,石膏1两,犀角屑1两,升麻1两半,麦冬(去心,焙)1两半,木香1两半。
制备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每服4钱匕,水1盏,加竹沥半小盏,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功用脚气冲心,烦闷膝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赤茯苓

组成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2两,羚羊角(镑)2两,远志(去心)半两,大黄(锉,麸炒)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备

上为粗散。

用法羊角汤(《宣明论》卷二)。
功用阳气厥逆,多怒而狂,颈脉复动。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赤茯苓

组成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备

上为散。

用法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胸痹壅闷,闭塞短气。
出处方出《圣惠》卷四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七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