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核

中药材“龙眼核”。性味:微苦、涩,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用于胃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疝气痛;外用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别名:桂圆核仁(《纲目拾遗》)。出处:《滇南本草图说》。化学成分: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性味:《泉州本草》:"味涩。"。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

名称 龙眼核 ( Lónɡ Yǎn Hé )
英文名 Longan Flower
别名 桂圆核仁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痛,用于胃痛,烧烫伤,刀伤出血,疝气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p>3~5钱,外用适量,研末调茶油敷患处或研末撒敷伤口。</p>
性味 微苦,涩,平,
归经 肝,脾,膀胱经
相关方剂 金刀独圣丹 , 骊珠散 , 钓虫黑白丸 , 荔奴散
相关中成药 金刀独圣丹 , 骊珠散 , 钓虫黑白丸 , 荔奴散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龙眼核 附方

①治刀刃跌打诸伤,止血定痛:龙眼核研敷,(《重庆堂随笔》骊珠散)

②治疝气偏坠,小肠气痛:荔枝核(炒)、龙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为细末,空心服一钱,用升麻一钱,水酒熏,送下。(《内经类编试效方》偏坠散)

③治一切疮疥:龙眼核煅存性,麻油调敷。(《高世元传世方》)

④治癣:龙眼核,去外黑壳,用内核,米醋磨涂。(《医方集听》)

⑤治脑漏:广东圆眼核,入铜炉内烧烟起,将筒熏入患鼻孔内。(《黄贩翁医抄》)

⑥治小便不通:龙眼核,去外黑壳,打碎,水煎服。如通后欲脱者,以圆肉汤饮之。(《纲目拾遗》)

⑦治足指痒烂:桂圆核烧灰掺之。(《药镜》)

龙眼核 生境分部

我国西南部至东南部栽培很广,以福建、台湾最盛,广东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园圃,广东、广西南部及云南亦见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龙眼核 原始形态

龙眼 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龙眼核 化学成分

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

###

种子含三种氨基酸:2-氨基-4-甲基-5-已炔酸(2-amino-4-methyl hex-5-ynoic acid),2-氨基-4-羟甲基-5-己炔酸(2-amino-4-hydroxymethyl hex-5-ynoic acid)和2-氨基-4-羟基-6-庚炔酸(2-amino-4-hydroxy hept-6-ynoic acid)。种子油中含二氢苹婆酸(dihydroxterculic acid)。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