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角思)

中药材“牛角(角思)”。别名:牛角胎、牛角笋。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原形态: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

名称 牛角(角思) ( Niú Jiǎo Jiǎo Sī )
英文名 osteoid marrow in ox horn, osteoid marrow in buffalo horn
别名 牛角胎,牛角笋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收涩止痢,主瘀血疼痛,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痢下赤白,水泻,浮肿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调敷。</p>
性味 味苦,必温
归经 肝,肾经
相关方剂 榉树菌子丸 , 槐耳丸 , 槐鹅散 , 榼藤子散
相关中成药 榉树菌子丸 , 槐耳丸 , 槐鹅散 , 榼藤子散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牛角(角思) 性状及选购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锥形,微弯曲,基部较粗,上部渐尖,长红15cm,底径约5cm。外表粗糙,灰白色或灰黄色,满布骨质细孔,并有少数浅纵沟。质坚硬。横切面中空,外壁厚约6mm,灰白色,较细致,内层有粗大髓样组织。气微腥,味淡。

牛角(角思) 炮制方法

生牛角鳃:牛角鳃洗净后,劈成小条,日晒夜露至无腥为度,再晒干。炒牛角鳃:先将砂子入锅炒热,再入生牛角鳃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砂子,放凉即可。

牛角(角思)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牛角(角思) 原始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牛角(角思) 化学成分

含碳酸钙、磷酸钙等。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