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糖

中药材“白沙糖”。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归经:《本草衍义补遗》:"入脾。"。性味:甘,平。 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温。"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平。"。注意:有痰湿者不宜服。 ①《纲目》:"久食则助热,损齿。" ②《本草从新》:"中……

名称 白沙糖 ( Bái Shā Tánɡ )
英文名 White sugar
别名 石蜜,白糖,糖霜,白霜糖,
功能主治 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主心腹热胀,口干渴,孟诜,治目中热膜,明目,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用法用量 <p>内服:白汤或药汁冲化,3~5钱。外用:调敷。</p>
性味 甘,平,味甘,寒,无毒,甘,温,甘,平,
归经 入脾,
相关方剂 沙糖黄连膏 , 白雪糕 , 炒面 , 莲米散 , 元霜膏
相关中成药 沙糖黄连膏 , 白雪糕 , 炒面 , 莲米散 , 元霜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白沙糖 的副作用及禁忌

有痰湿者不宜服。

①《纲目》:"久食则助热,损齿。"

②《本草从新》:"中满者勿服。"

###

湿重中满者慎服。小儿勿多食。

白沙糖 附方

①润肺气,助五脏精:石蜜和枣肉、巨胜末丸,每食后含一、两丸。(孟诜)

②治腹紧(一作’腹中紧张’):白糖,以酒二升煮服。(《子母秘录》)

③治中虚脘痛,食鱼蟹不舒,啖蒜韭口臭:糖霜点浓汤饮。(《随息居饮食谱》)

④解盐卤毒:糖霜多食。(《随息居饮食谱》)

⑤治汤火伤:白糖一两,梅片一钱。用砂锅将白糖炒黑,成块为度,加冰片研细末,用香油调涂伤处。(《河北中医药集锦》白糖散)

白沙糖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

资源分布:为我国南方各地常见有栽培植物。

白沙糖 原始形态

甘蔗,多年生草本。秆高约3m,粗2-5cm,绿色或棕红色,秆在花序以下有白色丝状毛。叶鞘长于节间,无毛,仅鞘口有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2mm;叶片扁平,两面无毛,具白色肥厚的主肪,长40-80cm,宽约20mm。花序大型,长达60cm,主轴具白色丝状毛;穗轴节间长7-12mm,边缘疏生长纤毛;无柄小穗披针形,长4.5-5mm,基盘有长于小穗2-3倍的丝状毛;颖的上部膜质,边缘有小毛,第1颖先端稍钝,具2脊,4脉,第2颖舟形,具3脉,先端锐尖;第1外稃长圆状披针形,有1脉,先端尖,第2外稃狭窄成线形,长约3mm,第2内稃披针形,长约2mm。有柄小穗和无柄小穗相似;小穗柄长3-4mm,无毛,先端稍膨大。花、果期秋季。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