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母鱼

中药材“狗母鱼”。别名:公奎鱼、奎龙鱼、沙狗棍。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温带和热带沿海近岸及浅海海湾底层或珊瑚礁中年产卵持续地间长,春末至促夏为产卵盛期。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原形态:大头狗母鱼,体亚圆柱形,体长1733cm。头粗圆,吻短钝。眼大,前上位,眼间隔窄,中间稍凹。口较大,口裂向后达于眼的后下方。两颌约……

名称 狗母鱼 ( Gǒu Mǔ Yú )
英文名 Snakefish,Trachi nocephalus myops
别名 公奎鱼,奎龙鱼,沙狗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扁桃体炎
用法用量 <p>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吹喉。</p>
性味 味咸,性寒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狗母鱼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栖息于温带和热带沿海近岸及浅海海湾底层或珊瑚礁中年产卵持续地间长,春末至促夏为产卵盛期。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狗母鱼 原始形态

大头狗母鱼,体亚圆柱形,体长17-33cm。头粗圆,吻短钝。眼大,前上位,眼间隔窄,中间稍凹。口较大,口裂向后达于眼的后下方。两颌约等长。上、惠颌各具3行长短不齐的小牙。腭骨每侧具1组牙带,舌上具细尖小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6,鳃耙细尖。体被圆鳞,颊部和鳃盖上均具鳞。侧线发达,直线状。侧线鳞52-55(3/4-6-7)。背鳍12-13。背部较粗糙。脂鳍小,臀鳍15-17,鳍基较背鳍基长。胸鳍12,后向伸达腹鳍基。腹鳍8,内缘鳍条较外缘鳍条为长,末端几伸达肛门,尾鳍叉形。体色褐黄,头背部具红色肉状花纹,体背中间有1行灰色花纹。沿体侧有13条灰色纵纹和3条黄色细纹相间排列。背鳍基部与腹鳍均具横纹。臀鳍与腹鳍白色。尾鳍笛黄绿色。

狗母鱼 化学成分

每100g肉中含水分75g,蛋白质16.0g。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