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脚

中药材“金鸡脚”。别名: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中暑腹痛,痢疾,腹泻,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独脚金鸡、……

名称 金鸡脚 ( Jīn Jī Jiǎo )
别名 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中暑腹痛,痢疾,腹泻,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p>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p>
性味 苦,微辛,凉,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金鸡脚 性状及选购

1.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细长,多折断,长短不一,直径2-3mm,密生鳞片,棕红色或棕褐色。叶片多皱缩,润湿展平后,多呈掌状3裂,也有1-5裂的,裂片或叶片披针形,长5-10cm。上表面棕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缘内卷,叶片厚纸质,易破碎;叶柄长2-18cm。孢子囊群圆形,红棕色,稍近主脉,或有的已脱落。气微,味淡。

2.显微鉴别 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1列呈长方形,具有气孔;栅栏组织1列,细胞矩圆形,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或卵圆形,和栅栏细胞区分不很明显,但排列疏松;下表皮细胞较小,气孔较多。主脉处表皮细胞内方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1个,周韧型,本质部呈“T”形,由管胞和纤维组成,内皮层明显,其外方有一棕色环。

3.粉末特征 棕褐色,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2-4。孢子囊呈椭圆形,长220-260μm,直径260-340μm,孢子囊细胞作环状排列,外壁及侧壁呈马蹄形增厚,棕黄色或红棕色,孢子囊柄由1-2列长方形薄壁细胞组成,长约320μm。孢子类圆形,直径30-40μm。分泌块大小不等,红棕色或褐色,有不明显的纹孔。

金鸡脚 鉴别方法

(1)取粗粉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滤过。取滤液1ml,加盐酸数滴及镁粉少许,显樱红色。

(2)取上述滤液1ml,加3%碳酸钠水溶液1ml,在水浴中煮沸3-5min,放冷,加重氮化试液数滴,显红色。

(3)取粗粉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上加热2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蓝绿色。

(4)取上述水溶液1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ml,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发生红色沉淀。

金鸡脚 附方

本品之叶有二、三歧似禽掌者,背生黄褐色孢子囊群,状若星点,故有鹅掌金星草、鸭脚金星草、金鸡脚、独脚金鸡诸名。

辟瘟草者,《纲目拾遗》云:“佩带之可辟疫气。”由其效用得名。

金鸡脚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300m的林下或少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等地。

金鸡脚 原始形态

植株高10-35cm。根茎细长,横生,与叶柄基部密被红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盾状着生,边缘略有齿。叶疏生;叶柄长5-20cm,禾秆色,基部有关节,向上光滑;叶片厚纸质,通常3裂,偶有5裂或2裂,长5-15cm,宽4-10cm,基部圆楔形或圆形;裂片披针形,长5-10cm,宽1-2cm,中间1片最长,先端渐尖,全缘或略呈波状,有软骨质狭边,两面光滑;中脉与侧脉两面均明显,小脉网状,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圆形,沿中脉两侧各成1行,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

金鸡脚 化学成分

叶含香豆精(coumatin)。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