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足少阴肾经 / 神藏穴

神藏穴

穴位

神藏Shéncáng,出《针灸甲乙经》。神,心藏神,心主神明。藏,有隐藏、收藏之义,本穴在紫宫之侧,灵墟之上,胸腔为清虚之府,故有玉堂、紫宫诸名,譬如人居清静之地。则神识为之清朗,犹神灵内守,得其安居也,故名神藏。

经属

属足少阴肾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上推2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宽胸理气,降逆平喘

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胸痛,心烦,呃逆呕吐,不得饮食,咳嗽,烦满,呕吐,不嗜食,胸闷,现代又多用神藏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感冒,支气管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胸部。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按摩:轻轻按揉神藏穴,可治咳嗽、气喘等肺疾。

配伍

穴位名

神藏Shéncáng,出《针灸甲乙经》。神,心藏神,心主神明。藏,有隐藏、收藏之义,本穴在紫宫之侧,灵墟之上,胸腔为清虚之府,故有玉堂、紫宫诸名,譬如人居清静之地。则神识为之清朗,犹神灵内守,得其安居也,故名神藏。

穴位经属

属足少阴肾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上推2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二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一、二、三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第二肋间结构的动脉供应来自甲状颈干的最上肋间动脉的第二肋间动脉。心脏左侧界在该间隙的深面距前正中线约2~3厘米;右侧界仅在胸骨体右缘的深面(含有部分上腔静脉)。左右侧的前面,都有胸膜及肺前缘覆盖。心脏右侧缘上部由上腔静脉形成。该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一肋软骨与胸骨柄结合的后方,两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然后在右侧第一、二肋间隙前端的后方,垂直下降,末端注入右心房。故此穴不宜深刺。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宽胸理气,降逆平喘

主治:胸肺部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胸痛,心烦,呃逆呕吐,不得饮食,咳嗽,烦满,呕吐,不嗜食,胸闷,现代又多用神藏穴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感冒,支气管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等。

穴位刺灸法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胸部。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按摩:轻轻按揉神藏穴,可治咳嗽、气喘等肺疾。

配伍

配肺俞穴、定喘穴、尺泽穴治胸痛,咳嗽,气喘。

配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膻中穴治咳嗽。

配委中穴、尺泽穴、中脘穴治呕吐。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满咳逆,喘不得呕吐,烦满不得饮食。

《针灸大成》:主呕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满不嗜食。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二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一、二、三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第二肋间结构的动脉供应来自甲状颈干的最上肋间动脉的第二肋间动脉。心脏左侧界在该间隙的深面距前正中线约2~3厘米;右侧界仅在胸骨体右缘的深面(含有部分上腔静脉)。左右侧的前面,都有胸膜及肺前缘覆盖。心脏右侧缘上部由上腔静脉形成。该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一肋软骨与胸骨柄结合的后方,两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然后在右侧第一、二肋间隙前端的后方,垂直下降,末端注入右心房。故此穴不宜深刺。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满咳逆,喘不得呕吐,烦满不得饮食。

《针灸大成》:主呕吐,咳逆喘不得息,胸满不嗜食。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