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足厥阴肝经 / 中都穴

中都穴

穴位

中都Zhōngdū,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名解:“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穴”。

经属

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郄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先在内踝尖上7寸的胫骨内侧面作一水平线,当胫骨内侧面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或坐位,内踝尖与阴陵泉(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连线之中点上半横指处即是。

作用与主治

作用:疏肝理气,调经止血。

主治:肝肾、少腹等疾患:如疝气,遗精,崩漏,产后恶露不尽,少腹满痛,肠澼,手足拘急,脚胫枯瘦,湿痹,胫内廉红肿,腹痛,泄泻,恶露不尽,胁痛,下肢痿痹,现代又用中都穴治疗急性肝炎,下肢神经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月经不调,带下,少腹痛,泻痢,盆腔炎阴暴痛,腹胀腹痛,痢疾泄泻,肠炎,急性肝炎,膝关节炎症,下肢麻痹疼痛,足软无力,喉炎等。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1、配合谷穴、曲池穴、中渚穴、液门穴治疗四肢浮肿。

2、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

3、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4、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

5、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

6、配太冲穴治疝气。

7、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皮肤由隐神经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皮神经,由股部穿股腘管,在膝关节的内侧,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穿小腿深筋膜,伴大隐静脉下至小腿内侧,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布于小腿内侧和足背内侧的皮肤。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肠澼,中郄主之。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足下热,胫寒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妇人崩中,因产恶露不绝。

《针灸大成》:四肢浮肿,中都、合谷、曲池、中渚、液门。

搜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