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蚕豆叶”。出处:《现代实用中药》。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药理作用:甘油酸有利尿作用。参见"蚕豆荚壳"条。性味:《纲目》:"苦微甘,温。"。功能主治:治肺结核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臁疮。 ①汪颖《食物本草》:"酒醉不醒,蚕豆苗油盐炒熟,煮汤灌之……
中药材“蚕豆”。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N-氨基-甲醇-2(对羟基苯)甘氨酸及有机酸。 新鲜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等。性味:花:甘,凉。功能主治:花:凉血止血,止带降压。主治咯血,吐血,便血,白带,高血压病。用量0.5~1两。 豆:健脾利湿。主治脚气水肿。用量2~3两。 豆
冬瓜皮蚕豆汤组方:冬瓜皮 60克;冬瓜子 60克;蚕豆 60克
蚕豆花露功能主治:清热止血。主鼻血,吐血。蚕豆花露组方:蚕豆花1斤。
甘蚕豆功能主治:阴发背。甘蚕豆组方:甘草3钱,大蚕豆30粒。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一个类型,表现为进食蚕豆后引起溶血性贫血。溶血具体机制不明,同一地区G6PD缺乏者仅少数人发病,而且也不是每年进食蚕豆都发病。蚕豆病在我国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各地均有发现,而以广东、四川、广西、湖南、江西为最多。3岁以下患者占70%,男性占90%。成人患者比较少见,但也有少数病例至中年或老年才首次发病。由于G6PD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本病常发生于初夏蚕豆成熟季节。绝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本病因南北各地气候不同而发病有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