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搽剂功能主治:抑菌解毒。主治血管瘤、静脉曲张、手指肿等。血管瘤搽剂组方:太子参、黄芩、赤芍、毛慈菇、金银花、五倍子、白及、苦参、花椒、七叶一枝花各6g,白芥子、桃仁、红花、大戟、硼砂、辰砂、芫花、蛇床子、苍耳子、木鳖子(去毛)各3g,冰片15g,麝香0.3g,大黄4.5g,胆矾1g,羊儿草、独一味各9g,马齿苋12g,白酒350mL。
中枢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granulomatous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又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或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isolated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这种血管炎没有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炎和其他炎症表现,血管炎改变只局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在脑血管造影、脑组织活
由原发性小血管炎(主要见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和韦格内肉芽肿)所致的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是常伴肾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essential mixed cryoglobulinemiaEMC)也称紫癜-关节痛-冷球蛋白血症综合征临床以紫癜皮损、关节痛、贫血、肾损害和高γ球蛋白血症为特征Meltzer(1966)在Wintrobe(1933)和Iener(1947)的基础上最早对此病做了系统性描述,在此同时也发现骨髓瘤等恶性肿瘤也可伴有冷球蛋白血症,并出现与本病相同的临床特征。
疣状血管瘤(verrucous haemangioma,VH)是一种较少见的由真皮和皮下毛细血管及静脉畸形增生形成的真性血管瘤,是毛细血管瘤、海绵状或混合性血管瘤的一种变型。本病由Halter于1937年首先报道,1967年由Imperial和Heluig正式命名为疣状血管瘤。
樱桃状血管瘤又称老年性血管瘤,为最常见的血管瘤,在成年早期即可开始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以躯干部为主,罕见于手、足或颜面。组织病理:可见许多中等度扩张的毛细血管衬有扁平的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变薄,并常围绕血管瘤的大部分,犹如小颈圈。樱桃状血管瘤一般不会导致恶变。
阴道血管肉瘤临床极为罕见,发病在年龄18~86岁,中位年龄49岁。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可伴排尿困难。肿块位于阴道残端、阴道上壁和阴道穹隆等,为不规则硬结,大小在2~8cm,表面可有溃疡,亦可浸润阴道壁。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以发作性、自限性、局限性全身皮肤黏膜下非凹陷性水肿为特征的原发性补体缺陷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出现于儿童期或少年期,常伴腹痛、恶心呕吐、血清中C1酯酶抑制物(C1INH)降低等表现,常有家族史。
血管外皮瘤(hemangiopericytoma)是来源于毛细血管外皮的一种肿瘤,其特征为梭形瘤细胞之外围以网状纤维,排列在衬有单层内皮细胞的血管腔周围。此肿瘤比较少见,好发于深层组织,如腹膜后、纵隔和下肢等处,发生于眶者较少见。国内多为个例或少数病例报道。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原发于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几乎均在青年以后发病,无性别差异。该肿瘤在病理上为一种错构瘤,并非真正的肿瘤。
静脉性血管瘤是由粗细不等的比较成熟的静脉与纤维组织构成的肿物,其中常含有扩张的淋巴管,称之为脉管瘤或血管淋巴瘤。此肿瘤无论在临床还是病理组织学方面,与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曲张和动静脉血管瘤均有不同。在我国较多见。
眼底血管样条纹是指一种Bruch膜的疾病,由脉络膜的Bruch膜的中胚叶成分即弹力层的变性所致。本病合并皮肤弹力纤维损害等周身病变者称为Grenoblad-Strandberg综合征。病变累及黄斑时,视力呈永久性的下降。血管样条纹往往伴随身体其他部位弹力组织的变性,包括动脉内弹力层的变性。
眼部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又名婴儿型血管瘤,严重时病变累及整个眼睑,造成眼睑肿胀,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影响视觉发育,发生弱视、斜视。如果眼睑肿瘤较小、发展较慢或静止、不影响视力或外观,可观察;如果肿瘤较大,或者肿瘤不能自行消退者,根据具体病情,应给予治疗。
先天性咽血管畸形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原始颈内动脉的两个组成部分,即第3动脉弓和背主动弓之间有一弯曲,在心脏位置下降时,此弯曲若未被拉直而持续存在,将在咽侧壁或咽后壁的深面形成动脉环或动脉屈曲,在做扁桃体或咽扁桃体切除时易造成损伤。